低壓電力電容器是如何演變的?
低壓電容器是無功補償中最重要的元器件之一,屬于無功功率補償,是一種在電力供電系統中起提高電網的功率因數的作用,降低供電變壓器及輸送線路的損耗,提高供電效率,改善供電環境的技術。
低壓電容器發展歷程主要分為4個階段:
第一階段:50-60年代,我國采用油浸式電容器紙做為介質,電容器元件為扁平元,液體介質采用礦物油,電容器體積大、有功損耗高。
第二階段:70年代,我國采用金屬氧化膜替代電容器紙的應用,液體介質也大部分采用礦物油和樹脂,電容器元件為圓形結構,有自愈能力,體積為第一代電容器的40%,有功損耗也有顯著降低。
第三階段:80年代,元件采用8um左右金屬氧化膜,內充金屬天然油或樹脂,體積更加小,有功損耗降低為0.3W/kVar,使用壽命在2-6年。
第四階段:電容器逐漸向小型化、無油化和環?;l展,采用5~6um的金屬氧化膜,內充SF6或N2氣體。具有防火阻燃體積小等優點,使用壽命長達10年。
低壓電力電容器有多種型號,由于在填充材質和技術工藝的不同,不同的填充材質之間有著不同的優缺點。(文章采集自瀚爾爵,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刪除)